哲学与说话篇¶
「说话之道」篇¶
简介¶
- 「核心原理」/「通识知识」部分。
为什么一说话,就紧张?¶
-
「不对称性」
-
「说话者劣势」,语言活动中「不对称性」。
-
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接收者永远处于优势地位。
-
-
「符号互动论」
-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表达行为中包括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一种是 给予(gives) 的表达,一种是 流露(give off) 的表达。」
-
察言观色,察言对应给予,观色对应流露;观色比察言更能获得有效信息。
-
反馈怪圈:一切符号活动的根本性悖论——自我指涉循环。
-
语言活动的复杂性¶
-
无限游戏的特征
-
「无限衍义下的表义困境」
-
「共构语境下的解义困境」
-
「文化间的理解鸿沟」
-
-
第一重复杂:「无限衍义下的意义漂移」
- 图示
-
定义:说话,本质上是使语言符号产生意义的行为。
-
意义
-
说话者的 意图意义
-
文本自身的 文本意义
-
接受者加工出来的 解释意义
-
-
符号学家皮尔士:(符号的)解释项变成一个新的符号,以至无穷,符号就是我们为了了解别的东西才了解的东西。
-
说话的目的在于,使意义固着在词语句子里。但意义本身却在意图、文本和解释之间飘忽,这种特性叫做符号的「无限衍义性」(Unlimited Semiosis)。
-
「元沟通话语」(Matecommuication)
-
「你以为我在和你开玩笑?」:说话者认为他的意图被过少过轻地解释了,用来强行纠正解释。
-
「你怎么还当真了呢?」:说话者认为他的意图被过多过重地解释了,来找补。
-
对方既希望你对某些意义当真,又希望你对某些意义一笑置之,这取决于何种情况对他更有利。
-
元话语依然是待解释的话语,一旦这些信号、强调成为了待解释的新意图,情况变得更复杂。
-
-
第二重复杂:「共构语境下的解义困境」
- 图示
-
语境-语用-语义
-
意义在双向交流过程中不断飘移,“环境”则提供了某种约束力,力图将意义吸附在特定区间,创造我们常说的「语境」。
-
1)语境无处不在,却隐而不显。
-
2)语义侧重于接收者那一侧。
-
3)接受者并不解读字面意义,而是在说话者的潜在意图中寻找线索。整个理解过程,都逃不出语境的框定。
-
基本理解策略 ——「根据语用推断语义,根据语境臆测语用」。
-
-
我们通常很难区分某个意图,是被理解活动 探究 出来,还是在探究过程中被 建构 起来。
-
第一重复杂是基础性的,反应了语言活动中的 表意困难;第二重复杂是衍生的,我们试图克服这种 表意困难的解义策略,反而制造种种误解。
-
前一种情况,意义居无定所;后一种情况,意义有了居所,居所却建在法外之地。
-
第三重复杂:「文化间的理解鸿沟」
- 图示
-
集体共识与「伴随文本」
-
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大的语境,在更广泛地规定意义的可漂移空间,降低我们的理解成本,使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达成某种集体共识,来克服表义与解义的双重困难。
-
在符号学的意义上,你的口音、语速、肤色长相、举止和着装都是 「伴随文本」 ,服装就是一段无声有形的自我介绍,口音是则是一张有声无形的人生履历表;它们都有待解释意义,是集体共识提供了它们的解释项。
-
乔治·奥威尔:英国人的阶级烙印是打在舌头上的
-
-
实用意义上,交流活动被集体共识简化;但同时,在根本意义上,语言活动不可避免的变得更加复杂。
-
同一逻辑的重复展开:符号特性导致交流障碍,对障碍克服失败迫使我们建构新规则,新的交流规则却进一步导致交流障碍,迫使我们构建集体规范……复杂性层层叠加。
-
一个基本认识:文化中的沟通的可能,建立在文化间的沟壑之上。
-
所谓理解,多是大误解之下的小理解,整体误解之中的部分理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属于某种群体、某种文化的交流规范有什么根本合理性,哪怕它是现代文明最认可的。
权利:根本动机与终极目标¶
- 图示
-
人与人之间符号活动,是一个信息游戏;游戏驱动力不是资讯的传递,而是欲望的实现和权力的流动。
-
主体存在于世,他最原初的欲望是什么?——是「成为主体」。而成为主体的唯一途径就是与另一个主体建立关系,让其成为你的对象,主体总是相对于对象存在的。萨特说:两人相互注视的过程就是彼此争夺主体性的过程,我通过注视你,把你变成对象,你通过注视我,把我变成对象,因此人与人的关系总是存在着张力,让你渴求,又使你痛苦。
-
有一种东西可以打破这种充满张力的平衡,制造一种明确的不对称性,使主体获得认可,在这种不对称性中,张力被释放或抑制,关系趋于稳定,更多的关系得以建立,这种神奇的“东西”后来被人命名为 「权力」(Power)。
-
安东尼·吉登斯:「权力的运用是所有行动的普遍特征,权力反映出行动者之间的自主与依附关系。」
-
福柯:「权力施展不仅仅构成伙伴之间、个体之间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它还是一些行为作用于另一些行为的方式。 权力通过一种类似网络的组织被使用和被实行。并且,个人不仅在权力的脉络之间流转,而且他们永远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即体验到权力支配同时,又实行着权力。」
-
权力如同一种心理世界的“基本作用力”,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意义活动之中,支持着意义世界的运行。
-
对关系需要、在关系中对权力运用的需要,是我们展开语言活动原初动力;我们只有坦诚地面对这个事实,才能发现「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和「最复杂的信息游戏」之间的深刻关联。
最终解释权¶
-
说话是使语言符号产生意义的活动,但一句言语到底有什么意义,取决于谁拥有 “最终解释权”。
-
权力既是展开语言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终止语言活动的“制动力”——「运用权力」才是对意义漂移和语境不可控的终极克服,权力能凭空构建出一个话语情境,能强制扭转我们对意义的解释,使其服务于权力所有者的欲望。
-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意识形态的概念可以用来指特殊情况下意义服务于建立并支持系统地不对称的权力关系的方式——这种权力关系我称之为“统治关系”。 就广义而言,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
「说话之术」篇¶
简介¶
- 「应用场景」/「专门知识」部分之「关系」维度。
关系维度与内容维度¶
-
沟通中的「意义」从何而来?
- 图示
-
「发送者」 通过组织语言符号来传达「意义」, 「接受者」 将意义解释出来。
-
「意义」 从哪里来呢? 若这世界上存在这两者,他们是无话可说的;只有当另外一个「事(thing)」的维度加入,「事」 可以泛指一切他们之外的、可以被双方共同当作对象认识的东西;有了「事」,才有事的「意义(meaning)」。
-
「事」的「意义」取决于 「权力(power)」 ,称为 “最终解释权”。
-
「既说到点子上,又说进心坎里」
- 图示
-
「人与人」:权力关系维度;
-
「人与事」:内容维度。
-
目标: 在关系侧,语言活动最终目标是与他人达成亲和关系; 在内容侧 ,则是让他人对一件事形成深刻理解。即, 「既说到点子上,又说进心坎里」。
「评价」的本质¶
- 语言学家戴维森: 评价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三角测量法」 ;本质是通过语言,把我和你之外的某个对象设定为参照物,以此来确定各自的位置和立场,明确相对关系。
-
当对象被评价时,即你我关系被建构的时候;一致性的评价会拉近关系,分歧性的评价则相反。
-
三角测量的「权力场」:存在着某种 裁决分歧的知识系统,能援引它们的人,会因此 占据更高的权力位置 ;无法对事物进行评价,则会因为参照点缺失,无法理解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而 丧失权力。
-
「在关系中听,在关系中说」
-
我们能领会一句话的背后深意,并不是因为我们有逻辑、懂语法,而是因为我们 作为主体,天然敏感于与对象的关系 。
-
如果对关系侧不闻不问,只关心如何在内容层面组织出一个得体评价、请求、告知话语,是舍本逐末。
-
「运用权力,建立关系」 是语言活动动机背后的动机,目的背后的目的。
-
结构、张力、预期¶
- 即,权力结构、交往预期以及欲望张力。
-
目的
-
制造出深层次的「相互尊重」
-
「尊重」是社会动物的一种姿态,一种承认对方权力存在的姿态。
-
-
权力结构
-
a)优势权力场景
-
b)弱势权力场景
-
c)平等权力场景
-
-
欲望张力
- 我们参与到这些权力场景中,总是带着各自的 「欲望张力」,即主体想要实现自身主体认同的一种心理驱力。
-
交往预期
- 「交往预期」,指的是交往双方基于对权力关系、与欲望张力和觉察, 对即将发生的交往活动持有的预判、期许和成见。
-
策略
- 「打破预期,顺应张力」:即打破了特定权力结构下的交往预期,又要顺应了特定权力结构制造的欲望张力。
打破预期,顺应张力¶
-
优势关系
-
案例:克林顿「居然」向所有人一一问好。(在所有人的预期中,他不该这么干)
-
即便是极端不对称的权力结构中,弱势者也依然有实现主体自觉的欲望, 但这种欲望张力被环境结构性地抑制。
-
破坏那种预期,结构性的抑制才得以解除,张力才得以释放。
-
-
弱势关系
-
案例:「所有人都认为你A成就了不起,其实你真正让人佩服的地方在B。」(前半句破坏了原有预期,后半句释放了被抑制的欲望张力。)
-
权力者希望他拥有的权力被其他对象真诚地、具体地、准确地「看见」,并「说出」。
-
「愚蠢的回路」:无权者愈发谄媚,有权者愈发匮乏,持续体验着一种被异化后的病态快感。一旦有人阻断这个回路,疗愈就出现了。
-
-
关系异同
- 弱势者和强势者的欲望张力都来自 社会关系带来的结构性抑制 ;区别在于弱势者体验到的是 挤压与忽视,优势者感受到的是 肿胀与盲目。
「他人既地狱」¶
-
出自萨特的剧作《禁闭》
-
三个负罪的鬼魂来到地狱,却发现地狱只是一个没锁门的普通房间,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烈焰、硫酸、刑具和恶鬼,于是这三个鬼魂开始交谈,过程中他们一边隐藏自己生前犯下的罪行,一边用清醒犀利的目光审视他人。但是,这种加诸于他人的目光最终却总被自身所承受,持续的相互欺骗、注视、猜疑、又一次次又还施彼身,最终令房间里的每个人备受折磨,最后他们发现,原来不需要烈火、刑具、熔岩,他人在场,就是地狱。
-
「 “你们的印象中,地狱里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啊!真是天大的笑话! 用不着火堆、铁条,他人即是地狱 (L'enfer, c'est les autres)! ”」
-
-
憎恨:「承认了他人的自由」
-
问题:为什么有人觉得赞美他人,是变相贬损自己,而羞于表达赞美?
-
萨特:憎恨的本质是「承认了他人的自由」。
-
你不会憎恨一只猫,因为它是 自在 之物,无自由可言;
-
人是 自为 的动物,一旦你承认他人是自由的,可以做任何事,成为任何人,你便无法再把它处理为对象,你的主体性便遭到了挑战,会“恨不过”。
-
-
「羡慕嫉妒恨」
-
揭示了主体感知到与不同对象间的权力落差之后心态变化的规律。
-
「羡慕」的人的存在度与自由度往往远大于你;「嫉妒」的人只是略压你一头;「恨」的是有资格和你争夺主体性的人,他们让你觉得「我不行」。
-
「策略性友善,无意中冒犯」¶
-
「策略性友善」的表现形式是:话语层面在关照他人,意义层面却在表现自己。
-
「无意识冒犯」体现在:这种迂回包抄的自我表现,伤害了他人的自尊,而对于说话者,这种冒犯是“无意的有意为之”。
-
这让老实人觉得人间荒谬,厌恶社交。
「策略性冒犯,无意识友善」¶
-
这里的冒犯,是朝向自己;冒犯朝向自己,善意就对准了他人
-
美国作家尼尔·盖曼:「保持坦诚是写出好作品的关键因素」,那是一种 超出自己舒适程度的坦诚(more honest than you were confortable with)。
-
让你自己不太舒服的真诚,才是真诚的真诚 ;身体比大脑诚实,一旦展现出这种真诚,将会在基本情绪层面重塑整个语境,对方会在“体感”的意义上“体会”这种变化。
在地狱与「选择」¶
-
人“间”地狱是有出口的,房间的门没锁。
-
门开了,却没人「选择」走出去;主体意识需要他人的目光,来维持自己的存在感。
-
因此,「内卷」是人的主动「选择」。
出地狱的方法¶
-
「相互尊重」的终极本质:打破预期,从「我应该尊重你」到「我选择尊重你」。
-
我「选择」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主体;被有尊严的主体的「尊重」,而非被对另一个象当初预期中的对象去应对,才能真正顺应你欲望,让你也成为真正的主体。如此,人与人的互为主体性得到实现。
-
即把概念图中的「对象」变成「主体2」:把人当人看。
-
把人当人看:I See You
- 语言世界中,I See you 是个开天辟地的句子,它包含了宇宙中最原初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其灵性已经被的日常中的符号秩序给遮蔽了, 没有I see you,只有 An avatar looking at another avatar。
卑与亢之间的「自信」¶
-
「自信」是一种在与他人交往中 保持自我肯定状态 的能力;理性上,「自信」被认为是自己创造的,经验中,又总是依赖别人的反馈。
-
理解和经验的错位,「他人」成了一个扭曲的存在:「你不重要,你对我的看法却很重要」的自信观,让我们在卑与亢之间摆荡。
-
加诸于他人的目光终将被自身所承受,「你不重要,你的看法却很重要」,终将变成「我不重要,我的看法却很重要」;三角关系中的你和我终将被抽空,只剩下了两具由「看法」和「评价」堆砌而成的化身 avatar——你我没有生命,符号化的看法和评价才是你我。
-
I See You 的深刻含义是,我的目光穿过了你的符号化形象,看见了「你」;因为这种主动的看见,我才成为了「我」,超越社会权力结构中的符号化身,成了关系中的「我」。
-
我们对「自信」的感知并没错:源头上,由自己创造,方向上,只能来自于对方。
总结¶
-
方法论:打破预期,顺应张力;
-
沟通观:主动选择,互为主体;
-
形而上预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